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美中談判露曙光,台股衝破22,000點!這波漲勢能撐多久?

美中貿易談判在倫敦傳出正面進展,雙方已於6月10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進行順利,市場傳出美方願意放寬部分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受此激勵,台股昨日強勢突破22,000點整數關卡,大漲451.85點,漲幅達2.07%,收在22,242點,台積電單日貢獻超過6,000億市值。但這波慶祝行情能持續多久?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小明 : 章桑,昨天看到台股衝破22,000點真的很興奮!但說實話,我有點擔心這只是曇花一現。美中談判雖然有進展,但你覺得這次真的會有實質突破嗎? 章桑 :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看到大盤這樣漲確實讓人振奮。這次倫敦會談確實釋出了一些正面訊號,美方表示願意取消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包括晶片設計軟體、化學品等,來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但坦白說,我覺得關鍵還是在執行面。記得5月日內瓦會談後,雙方也曾短暫和解,但很快又因為各種出口管制問題重新緊張起來。 小明 : 對啊!我就是想到這點才會擔心。而且我注意到這次台積電漲得特別兇,股價都到1045元了,會不會漲過頭了? 章桑 : 台積電這波確實是領頭羊,主要是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根據最新數據,台灣5月出口額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年增3.5%,對美出口更是暴增87.4%。這背後就是AI產業鏈的支撐。不過說到估值,我個人的投資哲學是:再好的公司也要看價格買。現在台積電的本益比已經不便宜,但考慮到全球AI市場正以35.9%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這個基本面支撐或許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小明 : 咦,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如果美中真的達成協議,對台灣的科技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章桑 :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次談判凸顯了全球科技競爭的複雜格局。一方面,中國憑藉其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掌握了關鍵籌碼;另一方面,台灣則以其高階製程的技術優勢保有話語權。然而,這種均勢並非永久。長期來看,一旦美中在科技管制上達成重大妥協,台灣「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便可能受到挑戰。畢竟,在地緣政治的棋局中,任何技術優勢都需隨著局勢變化而重新評估與定位。 小明 : 等等,你剛提到稀土,這對我們投資有什麼影響嗎?我之前都沒注意過這個領域... 章桑 : 稀土確實是個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領域。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磁鐵材料的全球市場,這些材料對電動車、風力發電等產業都是必需品。如果中國真...

聯合健康集團(UNH)的危機與轉機:從股價暴跌到未來展望

聯合健康集團(UNH)的股價又跌了,這已經是近期內的第N次下跌。這家曾經被視為美國醫療保健領域的巨頭,如今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想起前陣子朋友還在討論是否該趁低買進,我不禁思考:當一家企業遭遇重大危機時,我們該如何看待它的價值與未來?

小明:

章桑,最近看到聯合健康集團的股價大跌,好像跌了將近50%?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章桑:

聯合健康集團確實遭遇了嚴重的危機。他們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內暴跌超過50%,昨天更是下跌了17%,創下五年來的新低。這次暴跌主要是因為《華爾街日報》報導該公司正面臨司法部關於Medicare(美國老人醫療保險)欺詐的刑事調查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聯合健康集團近期唯一的問題了,他們還經歷了突然的領導層變動,前CEO安德魯·威蒂(Andrew Witty)辭職,由前任CEO史蒂芬·赫姆利(Stephen Hemley)回歸接任,這讓投資者更加不安。

小明:
哇,聽起來真的很嚴重!但聯合健康集團不是一直都是醫療保健行業的龍頭嗎?為什麼會突然出這麼多問題?

章桑:

你說得沒錯,聯合健康集團確實長期以來都是醫療保健行業的領導者。不過,現在的困境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首先是疫情後醫療成本的大幅上升,根據報導顯示,他們的醫療福利比率(Medical Benefits Ratio)從2023年的82%上升到2024年的85.5%,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用更多的保費收入來支付醫療索賠。此外,他們還面臨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的調查,以及因市場規模過大而受到的政治審查。最新的Medicare欺詐調查更是雪上加霜,雖然公司發表聲明稱這篇報導「極不負責任」,並否認存在所謂的調查,但市場顯然並不買帳。

小明:

那他們的財務狀況現在怎麼樣?2025年的業績會受到很大影響嗎?

章桑:

關於財務狀況,情況確實不太樂觀。根據今年4月17日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聯合健康集團當時報告的每股收益為6.85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7.20美元,季度營收達到10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8億美元。當時他們還修訂了2025年的全年指引,預計全年每股淨收益為24.65至25.15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6至26.50美元。這就像是一個學生期中考試成績還不錯,但突然被發現可能作弊,導致整個學期的成績都被打上問號。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CEO更換的公告中,公司已經撤回了2025年的財務預測,這表明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高。華爾街分析師也紛紛下調了對該公司的目標價,例如摩根大通將目標價從525美元下調至405美元,巴克萊則從513美元下調至362美元。

小明:

這聽起來真的很糟糕!那現在投資者應該怎麼看待UNH這支股票?是該趁低買入還是應該避開?

章桑:

目前市場上有不少人將UNH股票視為「落刀」(falling knife),這是形容一個資產正在急劇下跌,如果貿然買入可能會有進一步虧損風險。依我的經驗,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投資者需要謹慎評估幾個方面。首先,要看公司的基本面是否仍然穩健,聯合健康集團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和多元化的業務,這是他們的優勢不過,目前的調查和管理層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確實很大。實際上,許多華爾街分析師表示,在公司能夠展示某種程度的穩定性之前,投資者不太可能對公司抱有任何信任。因此,即使股價已經大幅下跌,現在貿然買入仍然存在相當大的風險。

小明:

那聯合健康集團接下來可能會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這些危機?他們有可能恢復元氣嗎?

章桑:

從歷史經驗來看,面臨這種危機的大型企業通常會採取一系列措施來重建信任。首先,新任CEO史蒂芬·赫姆利很可能會進行全面的內部審查,並可能實施更嚴格的合規措施。這就像是家裡發生了嚴重漏水,你不只是要擦乾地板,還需要找出漏水的根源並徹底修復。其次,他們可能會更加透明地披露財務和運營信息,以重建投資者信心。仔細想來,他們也可能會調整業務策略,例如減少對Medicare Advantage業務的依賴,或者尋找新的增長點。聯合健康集團在2024年11月曾宣布將其個人和家庭平價醫療法案市場計劃擴展到30個州,這表明他們一直在尋求業務多元化。不過,能否恢復元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司法部調查的結果以及新管理層能否有效應對當前的挑戰。

重點整理

  • 聯合健康集團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內暴跌超過50%,2025年5月15日更下跌17%,創五年新低。
  • 《華爾街日報》報導該公司正面臨司法部關於Medicare欺詐的刑事調查,公司已發聲明否認。
  • 公司CEO安德魯·威蒂突然辭職,由前任CEO史蒂芬·赫姆利回歸接任,並撤回了2025年財務預測。
  • 疫情後醫療成本大幅上升,公司醫療福利比率從2023年的82%上升到2024年的85.5%。
  • 多家投資銀行下調了該公司目標價,市場將UNH股票視為「落刀」,建議投資者謹慎對待。

章桑總結

面對聯合健康集團的危機,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行業巨頭也會遭遇重大挑戰。這提醒我們投資永遠需要保持警惕,不能僅僅因為一家公司過去的成功就盲目相信它的未來。同時,這也是一個關於企業誠信和合規經營重要性的教訓。在未來幾個月,聯合健康集團的表現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其應對危機的方式也將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你是否曾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對一家你信任的公司或品牌突然陷入危機?這又讓你想到了什麼關於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的思考?我很好奇聽聽你的想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