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美中談判露曙光,台股衝破22,000點!這波漲勢能撐多久?

美中貿易談判在倫敦傳出正面進展,雙方已於6月10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進行順利,市場傳出美方願意放寬部分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受此激勵,台股昨日強勢突破22,000點整數關卡,大漲451.85點,漲幅達2.07%,收在22,242點,台積電單日貢獻超過6,000億市值。但這波慶祝行情能持續多久?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小明

章桑,昨天看到台股衝破22,000點真的很興奮!但說實話,我有點擔心這只是曇花一現。美中談判雖然有進展,但你覺得這次真的會有實質突破嗎?

章桑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看到大盤這樣漲確實讓人振奮。這次倫敦會談確實釋出了一些正面訊號,美方表示願意取消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包括晶片設計軟體、化學品等,來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但坦白說,我覺得關鍵還是在執行面。記得5月日內瓦會談後,雙方也曾短暫和解,但很快又因為各種出口管制問題重新緊張起來。

小明

對啊!我就是想到這點才會擔心。而且我注意到這次台積電漲得特別兇,股價都到1045元了,會不會漲過頭了?

章桑

台積電這波確實是領頭羊,主要是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根據最新數據,台灣5月出口額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年增3.5%,對美出口更是暴增87.4%。這背後就是AI產業鏈的支撐。不過說到估值,我個人的投資哲學是:再好的公司也要看價格買。現在台積電的本益比已經不便宜,但考慮到全球AI市場正以35.9%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這個基本面支撐或許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小明

咦,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如果美中真的達成協議,對台灣的科技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章桑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次談判凸顯了全球科技競爭的複雜格局。一方面,中國憑藉其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掌握了關鍵籌碼;另一方面,台灣則以其高階製程的技術優勢保有話語權。然而,這種均勢並非永久。長期來看,一旦美中在科技管制上達成重大妥協,台灣「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便可能受到挑戰。畢竟,在地緣政治的棋局中,任何技術優勢都需隨著局勢變化而重新評估與定位。

小明

等等,你剛提到稀土,這對我們投資有什麼影響嗎?我之前都沒注意過這個領域...

章桑

稀土確實是個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領域。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磁鐵材料的全球市場,這些材料對電動車、風力發電等產業都是必需品。如果中國真的放寬稀土出口限制,相關下游產業的成本壓力會減輕,這對全球製造業都是好消息。在台股方面,像是電動車概念股、綠能相關的公司可能會受惠。

小明

說到電動車,我突然想到最近Maruti Suzuki因為稀土短缺,把電動車產量目標砍了三分之二!這種供應鏈問題真的很可怕...

章桑

沒錯!你提到的這個案例完美說明了稀土的戰略重要性。以我的經驗來看,投資最怕的就是這種關鍵材料受制於人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建議投資人要關注供應鏈安全的議題。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美中真的在稀土問題上達成共識,對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性會是很大的利多。

小明

那現在這個時點,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操作?是追高還是等回檔?老實說,我看到22,000點有點心動,但又怕買在高點...

章桑

我完全理解你的糾結,這種時候最考驗投資人的心理素質。目前台股確實有基本面支撐,AI需求、出口數據都很亮眼,但短期漲幅也不小。我的建議是分批進場,不要一次all in。而且要特別注意,川普的90天關稅期限在7月初就到期了,到時候如果沒有實質協議,市場可能又會有波動。

小明

對了,我還想問一個問題。這次除了台積電,還有哪些族群值得關注?我看到CCL(銅箔基板)好像也很熱門?

章桑

CCL確實是這波AI浪潮的受惠者之一。AI主機板需要的層數和面積都大幅增加,而且技術門檻高、產能緊缺,推升了相關廠商的營收和毛利率。除了CCL,記憶體、PCB等族群也持續受到買盤青睞。不過投資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景氣循環的特性,漲得快也可能跌得快。

重點整理

  • 美中貿易談判在倫敦結束,雙方就稀土換科技產品出口管制達成初步共識,為市場注入正面情緒

  • 台股強勢突破22,000點,台積電領漲貢獻超過6,000億市值,主要受惠於AI需求持續強勁

  • 台灣5月出口數據亮眼,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對美出口年增87.4%,顯示科技產業鏈韌性

  • 稀土供應鏈問題影響全球製造業,美中若達成協議將有利產業鏈穩定性

  • 投資策略建議分批進場,關注AI相關族群如CCL、記憶體等,但需留意7月關稅期限風險

最後想說的話

看著台股突破22,000點,我想起小明在對話中的那份複雜心情——既興奮又擔心,這其實就是每個投資人的真實寫照。美中談判的每一次進展都牽動著全球市場神經,而我們台灣投資人更是身在其中,既享受著科技島的紅利,也承受著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稀土換晶片的談判背後,反映的不只是貿易問題,更是未來十年全球科技版圖的重新洗牌。台積電能漲到1045元,AI概念股持續發燒,這些都不是偶然。但正如我們在對話中提到的,再好的趨勢也要有合理的價格,再強的基本面也要留意風險控制。

投資路上最珍貴的,或許不是預測下一個漲停板,而是在市場的起伏中保持那份理性的溫度,既不錯過機會,也不被情緒綁架。投資不只是數字遊戲,更是人性的修煉場。

歡迎和我分享你的觀察與看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