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美中談判露曙光,台股衝破22,000點!這波漲勢能撐多久?

美中貿易談判在倫敦傳出正面進展,雙方已於6月10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進行順利,市場傳出美方願意放寬部分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受此激勵,台股昨日強勢突破22,000點整數關卡,大漲451.85點,漲幅達2.07%,收在22,242點,台積電單日貢獻超過6,000億市值。但這波慶祝行情能持續多久?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小明 : 章桑,昨天看到台股衝破22,000點真的很興奮!但說實話,我有點擔心這只是曇花一現。美中談判雖然有進展,但你覺得這次真的會有實質突破嗎? 章桑 :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看到大盤這樣漲確實讓人振奮。這次倫敦會談確實釋出了一些正面訊號,美方表示願意取消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包括晶片設計軟體、化學品等,來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但坦白說,我覺得關鍵還是在執行面。記得5月日內瓦會談後,雙方也曾短暫和解,但很快又因為各種出口管制問題重新緊張起來。 小明 : 對啊!我就是想到這點才會擔心。而且我注意到這次台積電漲得特別兇,股價都到1045元了,會不會漲過頭了? 章桑 : 台積電這波確實是領頭羊,主要是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根據最新數據,台灣5月出口額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年增3.5%,對美出口更是暴增87.4%。這背後就是AI產業鏈的支撐。不過說到估值,我個人的投資哲學是:再好的公司也要看價格買。現在台積電的本益比已經不便宜,但考慮到全球AI市場正以35.9%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這個基本面支撐或許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小明 : 咦,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如果美中真的達成協議,對台灣的科技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章桑 :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次談判凸顯了全球科技競爭的複雜格局。一方面,中國憑藉其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掌握了關鍵籌碼;另一方面,台灣則以其高階製程的技術優勢保有話語權。然而,這種均勢並非永久。長期來看,一旦美中在科技管制上達成重大妥協,台灣「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便可能受到挑戰。畢竟,在地緣政治的棋局中,任何技術優勢都需隨著局勢變化而重新評估與定位。 小明 : 等等,你剛提到稀土,這對我們投資有什麼影響嗎?我之前都沒注意過這個領域... 章桑 : 稀土確實是個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領域。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磁鐵材料的全球市場,這些材料對電動車、風力發電等產業都是必需品。如果中國真...

魏哲家親民處女秀:台積電AI產能爆棚,現場笑聲與信心齊飛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6月3日首次主持股東會,這場備受矚目的「處女秀」不僅展現了他的領導風格,更透露出台積電未來發展的重要訊息。當天台積電股價上漲4元收在950元,顯示投資人對魏哲家的表現給予正面回應。面對全球關稅戰、台幣升值等挑戰,魏哲家如何回應?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場股東會的關鍵內容。


小明

章桑,我看到魏哲家首次主持台積電股東會,感覺他的風格跟之前的董事長很不一樣,你覺得他表現如何?

章桑

確實很不一樣!魏哲家這次刻意調整了股東會的時間分配,縮短營運報告,增加與股東互動的時間,這顯示他更重視與股東的直接溝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回答風格,面對股東各種提問都有問必答,甚至用「在美國吃鼎泰豐又貴又不好吃」來比喻海外設廠的挑戰,現場股東都鼓掌大笑。這種親民又幽默的風格,確實與過往較為嚴肅的股東會氛圍形成對比。

小明

關於AI產能的部分,魏哲家有透露什麼重要訊息嗎?

章桑

這是這次股東會最重要的亮點!魏哲家明確表示「全世界只要做AI的客戶,都正與台積電合作」,而且AI產能現在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他特別提到,無論是ChatGPT還是DeepSeek等大型語言模型,最終都需要仰賴台積電的晶片來提供運算。更重要的是,他透露人形機器人晶片訂單「很好」,現在就開始反映在財報上,不用等到2026-2027年。這代表台積電在AI領域的護城河不僅穩固,而且需求還在持續擴大。

小明

那台積電今年的營收展望如何?魏哲家有給出具體數字嗎?

章桑

魏哲家對今年的展望非常樂觀!他維持全年美元營收成長24-26%的預測,並強調今年的營收和盈餘都將再創歷史新高。第二季營收預計達284-292億美元,中位數季增13%。最有趣的是,面對股東詢問是否該增加持股時,魏哲家幽默地說:「多買我們股票就不會錯」。這種自信來自於台積電在AI浪潮中的絕對優勢地位,以及未來5到10年展望都非常好的基本面支撐。

小明

不過台幣升值和關稅問題確實讓人擔心,魏哲家是怎麼回應這些挑戰的?

章桑

魏哲家對這些挑戰的回應展現了務實的態度。關於台幣升值,他直言「新台幣升值1%,台積電毛利率將下降0.4個百分點」,最近台幣升值8%已經讓毛利率下降3個百分點。但他的回應很有意思:「沒有怎麼辦,就努力做,把技術維持世界第一,賣我們應該得到的價值」。至於關稅問題,他表示關稅對台積電是間接影響,因為關稅是進口方要負責的,「我什麼都不怕,我只怕世界經濟往下調」。這種坦率的表達方式,反而讓股東更有信心。

小明

海外設廠一直是個敏感話題,魏哲家如何回應技術外流的疑慮?

章桑

這是魏哲家回答最霸氣的部分!當股東問到技術會不會被偷時,他直接回答「不會」,並用數據說話:「我們導入一個技術到國外,需要派出四、五百人到新竹訓練,再派兩、三百人去現場支援。如果有人要偷,難道也能帶幾百人來說『我是來偷的』嗎?」這番話引起現場笑聲與掌聲。他強調台積電的技術是1萬名研發人員共同累積的成果,從研發到量產需要半年到一年的複雜過程,絕非外界想像中容易被複製。這種自信展現了台積電技術護城河的深度。

小明

聽起來魏哲家對台積電的未來很有信心,但投資人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章桑

雖然魏哲家展現了強烈的信心,但投資人還是要注意幾個關鍵風險。首先是匯率風險,台幣每升值1%就影響毛利率0.4個百分點,這是無法完全避免的系統性風險。其次是地緣政治風險,雖然魏哲家說關稅影響有限,但未來幾個月情勢變化仍需密切關注。第三是成本上升壓力,海外設廠成本確實較高,就像魏哲家比喻的「美國鼎泰豐又貴又不好吃」。不過,從積極面來看,AI需求的強勁成長、技術領先地位的穩固,以及客戶對台積電的高度依賴,這些都是支撐股價的重要因素。

小明

最後想問,從這次股東會來看,台積電接下來的投資價值如何評估?

章桑

從這次股東會釋出的訊息來看,台積電的投資價值依然相當突出。魏哲家透露的幾個關鍵訊息特別值得關注:AI產能供不應求、人形機器人晶片訂單已開始貢獻營收、全球AI客戶都與台積電合作。這些都指向一個核心事實:台積電在AI時代的壟斷地位更加穩固。雖然面臨匯率和地緣政治挑戰,但技術護城河的深度和客戶依賴度,讓台積電有能力「賣應該得到的價值」。魏哲家說「多買股票就不會錯」雖然有點玩笑成分,但背後反映的是對基本面的絕對信心。對長期投資者來說,台積電仍是AI浪潮中最穩健的投資標的之一。

重點整理

  • 魏哲家首場股東會展現親民風格:調整時間分配增加互動,用幽默比喻回應挑戰,獲得股東正面回應

  • AI產能供不應求成投資亮點:全球AI客戶都與台積電合作,人形機器人晶片訂單已開始貢獻營收

  • 2025年營收展望樂觀:維持美元營收成長24-26%預測,營收和盈餘將再創歷史新高

  • 技術護城河深不可測:1萬名研發人員累積成果,海外設廠需數百人支援,技術外流風險極低

  • 匯率挑戰需持續關注:台幣升值8%已影響毛利率3個百分點,但公司有信心透過技術領先維持競爭力

最後想說的話

看完魏哲家這場股東會,我最深的感受是台積電正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節點。AI浪潮帶來的不只是營收成長,更是整個產業生態的重新定義,而台積電恰好站在這個變革的核心位置。

魏哲家的坦率和自信,或許正反映了台積電面對未來挑戰的底氣。就像他說的,什麼都不怕,只怕世界經濟往下調。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能有這樣的自信,背後必然有著深厚的基本面支撐。投資有時候就是這樣,選擇那些在變局中依然能保持競爭優勢的公司,然後耐心等待時間證明價值。

歡迎和我分享你的觀察與看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