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 以問答為引,故事為徑,一起輕鬆探索市場本質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常只看到浮光掠影,卻忽略了背後的核心價值。這裡偶爾聊聊市場觀察,和你一起慢慢梳理思緒。 📌 無論你是剛入門,或對市場懷抱好奇,這裡就像一條靜靜的小徑,陪你於思考中緩步前行,尋找屬於自己的啟發。
精選
穆迪降評美國:信用評級不再「滿分」,我們該怎麼看?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正式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這不只是數字遊戲,對全球金融市場、台灣投資人甚至你我的退休金,都可能帶來實質影響。你有沒有想過,美國這個「世界信用最強國」失去最後一個三A評級,會不會讓我們手上的投資變得更危險?還是,其實沒那麼嚴重?
章桑,什麼是穆迪?它為什麼這麼重要?
章桑:
穆迪(Moody’s)就像是「金融界的班導師」,專門幫各國政府、企業打分數,看他們借錢還得出來嗎。這個分數叫做「信用評級」,最高是AAA,代表「超級優等生」;降到Aa1,就是「還不錯,但有點小瑕疵」。就像你跟朋友借錢,如果你一直準時還錢,朋友就很放心借你多一點,但如果你開始遲到還款,朋友可能會猶豫一下。
小明:
那美國被降級,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在台灣要緊張嗎?
章桑:
美國被降級後,全球投資人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利息才肯買美國國債,這會讓美國借錢成本增加,利率也可能跟著飆高。以台灣來說,很多人買的美債ETF今年已經跌了一成左右,因為美債殖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就會跌。
小明:
穆迪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調降美國的信用評級?美國不是一向都有能力透過舉債和還款來維持信用嗎?
章桑:
這次降級的主因,是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和「利息負擔」都太重。你可以想像一個人信用卡刷爆,每個月光還利息就快吃不消了,還一直找親友借錢補洞。
穆迪在評級報告裡明講,預估美國聯邦債務負擔會從2024年GDP的98%,升到2035年的134%。而且美國政府和國會一直吵不攏,沒辦法提出有效的減赤字方案。
小明:
那這樣美國還會不會違約?我們該不該繼續投資美債?
章桑:
短期內美國違約的機率仍然很低,美元和美債的地位就像一位班上的領袖人物,雖然最近表現略有起伏,但仍然受到眾人的信賴與支持。
穆迪這次降評後,給的展望是「穩定」,代表短期內不會再繼續降級。而且美國的貨幣政策和三權分立,還是能幫忙穩住局面。但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美債利率波動可能更大,債券ETF不再是「穩賺不賠」的保證班。
小明:
那穆迪自己最近有什麼新動作嗎?它會受到市場影響嗎?
章桑:
穆迪自己也是上市公司,主要賺的是「評級服務」和「金融數據分析」的錢。今年第一季,雖然市場波動大,穆迪的獲利還是超過分析師預期。但因為大家擔心未來企業借錢需求減少,穆迪也下修了2025年的業績展望。
重點整理
-
穆迪2025年5月16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降至Aa1,失去最後一個三A評級。
-
降級主因是美國債務與利息負擔增加,預算赤字難以有效縮減。
-
台灣美債ETF受影響,今年以來跌幅約一成,市場波動加劇。
-
穆迪給美國的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短期內不再降級。
-
穆迪公司本身第一季獲利超預期,但下修2025年業績展望,反映市場不確定性。
章桑總結
美國失去穆迪的三A評級,象徵全球金融秩序進入新階段。這不只是數字上的變化,更提醒我們:連「最強信用」都會有壓力,投資沒有絕對的保證。對台灣投資人來說,過去「美債等於無風險」的觀念該重新檢視,分散風險、關注市場變化才是王道。你怎麼看這次穆迪降評對全球資金流向的影響?未來你還會繼續重壓美債嗎?我很好奇聽聽你的想法。
留言
張貼留言
你的一個問題,可能啟發更多精彩的討論,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