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美中談判露曙光,台股衝破22,000點!這波漲勢能撐多久?

美中貿易談判在倫敦傳出正面進展,雙方已於6月10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談判進行順利,市場傳出美方願意放寬部分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受此激勵,台股昨日強勢突破22,000點整數關卡,大漲451.85點,漲幅達2.07%,收在22,242點,台積電單日貢獻超過6,000億市值。但這波慶祝行情能持續多久?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 小明 : 章桑,昨天看到台股衝破22,000點真的很興奮!但說實話,我有點擔心這只是曇花一現。美中談判雖然有進展,但你覺得這次真的會有實質突破嗎? 章桑 : 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看到大盤這樣漲確實讓人振奮。這次倫敦會談確實釋出了一些正面訊號,美方表示願意取消部分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包括晶片設計軟體、化學品等,來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但坦白說,我覺得關鍵還是在執行面。記得5月日內瓦會談後,雙方也曾短暫和解,但很快又因為各種出口管制問題重新緊張起來。 小明 : 對啊!我就是想到這點才會擔心。而且我注意到這次台積電漲得特別兇,股價都到1045元了,會不會漲過頭了? 章桑 : 台積電這波確實是領頭羊,主要是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根據最新數據,台灣5月出口額首度突破500億美元,年增3.5%,對美出口更是暴增87.4%。這背後就是AI產業鏈的支撐。不過說到估值,我個人的投資哲學是:再好的公司也要看價格買。現在台積電的本益比已經不便宜,但考慮到全球AI市場正以35.9%的年複合成長率擴張,這個基本面支撐或許還能維持一段時間。 小明 : 咦,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如果美中真的達成協議,對台灣的科技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章桑 :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次談判凸顯了全球科技競爭的複雜格局。一方面,中國憑藉其在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導地位掌握了關鍵籌碼;另一方面,台灣則以其高階製程的技術優勢保有話語權。然而,這種均勢並非永久。長期來看,一旦美中在科技管制上達成重大妥協,台灣「不可或缺」的戰略地位便可能受到挑戰。畢竟,在地緣政治的棋局中,任何技術優勢都需隨著局勢變化而重新評估與定位。 小明 : 等等,你剛提到稀土,這對我們投資有什麼影響嗎?我之前都沒注意過這個領域... 章桑 : 稀土確實是個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領域。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磁鐵材料的全球市場,這些材料對電動車、風力發電等產業都是必需品。如果中國真...

2025年5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新增就業13.9萬人,勞動市場溫和降溫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2025年5月非農就業人數(NFP)增加13.9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的12.5萬,失業率則持穩在4.2%。這份數據在ADP私人就業僅增3.7萬的低迷背景下,反映出美國勞動市場雖然動能趨緩但仍具韌性。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的此刻,這份NFP數據為市場帶來一絲穩定感,也成為投資人觀察美國經濟走向的重要參考指標。


小明

章桑,剛才看到非農就業人數(NFP)數據出來了,13.9萬比預期好一些耶!但我記得前幾天ADP只有3.7萬,怎麼會差這麼多?說實話,我最近看這些數據都有點霧煞煞,不知道該相信哪個...

章桑

哈哈,你的困惑我完全理解!我剛開始看這些數據時也常常被搞混。其實NFP 13.9萬確實超越市場預期,雖然和ADP的3.7萬差很大,但這種分歧並不意外。關鍵在於ADP只涵蓋私人部門,NFP還包含政府部門。這次醫療保健增加了6.2萬個職位,餐飲業也增加3萬個,但聯邦政府卻減少了2.2萬個職位。這顯示民間經濟活力仍在,儘管聯邦政府持續縮編,整體就業市場仍保持韌性。

小明

原來如此!那這個數據對股市會有什麼影響?有點擔心美國那邊的狀況會拖累我們...

章桑

你的擔心很實際!這個13.9萬剛好落在「不太壞也不太好」的微妙區間。說實話,我覺得這對市場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巴克萊的策略師提到,NFP低於10萬可能會重燃衰退擔憂,而13.9萬明顯高於這個敏感門檻。失業率持穩在4.2%也強化了勞動市場逐步降溫但未崩盤的判斷。對Fed來說,這數據既不會推動激進升息,也不會迫使立即降息。

小明

嗯...但我比較擔心的是川普的關稅政策,會不會影響後續的就業?

章桑

市場普遍擔心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開始影響企業招聘意願,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學家預期5月NFP會進一步放緩的原因。安聯北美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影響需要幾個月才會完全反映在就業數據上。目前看來,勞動市場展現的韌性可能為Fed提供更多政策空間,預期下次降息時點可能延後到9月。

小明

那對我們台灣投資人來說,現在應該怎麼調整策略?我最近真的很猶豫要不要加碼...

章桑

以我的想法來看,NFP數據的穩定性對台股其實是相對正面的訊號。美國勞動市場維持韌性,意味著消費需求不會急劇下滑,這對我們的科技出口是利多。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時薪年增率從4月的3.86%微升至5月的3.87%,顯示薪資壓力仍然溫和,為Fed提供政策彈性空間。我覺得現在的數據顯示經濟正在「軟著陸」路徑上,雖然路還很長,但至少方向是對的。

小明

那接下來還有哪些數據值得關注?

章桑

下個月7月4日的6月NFP仍然會是關鍵觀察點。此外要密切追蹤JOLTS職位空缺數據和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這些能提供更即時的勞動市場變化訊號。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很重要,因為它能反映關稅政策對民眾心理的實際衝擊。這些組合能幫你更全面地判斷市場走向。

小明

謝謝章桑!聽你這麼一分析,我心裡踏實多了。看來單看一個數據真的容易被誤導...

章桑

不客氣!NFP就像經濟的月度體檢報告,單一數據雖然重要,但更要看趨勢變化。這次13.9萬雖然超預期,但整體放緩趨勢仍在,投資時保持謹慎樂觀比較合適。但記住,市場總是在不確定中前進,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數據武裝自己,然後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做決策。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隨時來聊!

重點整理

  • 5月NFP新增13.9萬職位,優於預期12.5萬,失業率維持4.2%

  • 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社會援助續增,聯邦政府職位持續減少,顯示民間經濟活力

  • ADP與NFP差距主要來自統計範圍不同,NFP包含政府部門就業變化

  • 數據落在「不太壞也不太好」區間,避免觸發衰退擔憂或激進升息預期

  • 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招聘,後續數據變化值得密切觀察

最後想說的話

NFP數據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經濟的真實面貌。這次13.9萬的成績單雖然不算亮眼,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穩定就是最好的表現。就像開車在霧中前行,我們需要的不是急加速,而是保持適當車速,確保安全抵達目的地。對投資人來說,在數據混雜的市場中保持冷靜判斷,比追逐單一指標更重要。畢竟,成功的投資往往來自於對趨勢的準確把握,而非對波動的過度反應。

歡迎和我分享你對美國就業數據的觀察與看法。

留言

熱門文章